乳胶漆的制备由制造、贮存、施工、流平四个过程组成。在不同的过程中,对涂料体系的粘度要求也有所不同。比如在乳胶漆贮存期间,需要长期保持较高的低剪切粘度,阻止分散颗粒因重力作用下沉,避免涂料分层而影响“开罐效果”;在施工过程则希望其粘度适中,既能保证刷涂流畅,又能保证一定成膜厚度来提高遮盖力;施工后粘度应在短时间内恢复,以利于涂膜的流平,流平后粘度应迅速恢复到很高以防止流挂。乳胶漆在不同过程中所受的剪切力不同,因此,对粘度的要求就是对不同剪切速率下粘度的要求。通常是采用添加增稠剂的方法来调节乳胶漆粘度。
增稠剂是使体系粘度增加的助剂,在低剪切速率下它能使体系粘度增加,而在高剪切速率时对体系的粘度影响很小。它对乳胶漆的增稠、稳定及流变性能等多方面的改进调节作用。
1、生产。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起保护胶体、提高乳液稳定性的作用。在颜填料的分散阶段,提高分散物料的粘度而有利于分散。
2、贮存。将乳胶漆中的颜填料微粒包覆在增稠剂的单分子层中,并由于稠度的增加,改善了涂料的稳定性,防止颜填料沉底结块,其抗冻融性及机械性能提高。
3、施工。能调节乳胶漆的粘稠度,并呈良好的触变性,在辊涂及刷涂的高剪切率下,粘度下降而不费力。在涂刷后,剪切力消除,则恢复到原来的粘度,使厚膜不流挂,沾漆时不滴落,辊涂时不飞溅,它又能延迟涂膜失水速度,使一次涂刷面较大。
常用水性涂料增稠剂的种类及特性